为了提高同学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在教资面试和求职中脱颖而出,中国排球运动学院联合中国足球运动学院和中国篮球运动学院,于4月18日在教学楼315教室举办《新时代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中小学体育教学》专题讲座。全院学生到场学习。
主讲人介绍
刘娓楠,中学高级教师、首都榜样教师、北京市学科带头人、朝阳区兼职体育教研员。人教社第十二套教材《基本运动技能》与《跨学科主题学习》核心作者。北京市十四五规划办课题主持人,朝阳区规划办课题编委。曾获得北京市京教杯一等奖、北京市教学设计一等奖、朝阳区评优课一等奖。多节课例入选“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
讲座回顾
刘老师指出,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特别是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和团队合作精神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体育教学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运动能力是核心素养在体育学科中的具体体现,包括体能状况、运动认知与技战术运用、体育展示或比赛三个维度。通过科学的体育教学,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提高体能水平,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身体基础。
体育教学应关注学生的健康行为。健康行为是指学生增进身心健康和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综合表现。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如定期参与体育活动、合理安排饮食和睡眠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体育教学还应强化学生的体育品德培养。体育品德是指在参与体育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学会遵守比赛规则,尊重对手和裁判,培养公平竞争和拼搏进取的体育精神。
为了更好地实施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体育教学,刘老师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优化体育课程设置,增加多样化的体育项目,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需求;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三是完善体育设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运动环境;四是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体育发展和健康成长。
总而言之,新时代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体育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身体发展,更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我们应该以更加开放和创新的思路来开展体育教学工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讲座中,刘老师还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向同学们介绍了试讲的常见方式、试讲前的准备和提升试讲能力的途经,为同学们提供了指引。
同学们纷纷表示,刘老师的分享带来了许多“干货”,本次讲座深入浅出,气氛活跃,为提升就业能力提供了努力的方向。